*产品:聚合氯化铝、*聚合氯化铝(工业级、饮用水级)、聚合氯化铝铁、聚合硫酸铁、阴离子聚丙烯酰胺、阳离子聚丙烯酰胺、非离子聚丙烯酰胺

滚筒聚合氯化铝在浙江城市废水絮凝处理中的实践与探索

发布时间:2025/5/9 9:34:31 浏览次数:1 文章来源:予州化工网络部 作者:予州化工小编

聚合氯化铝(滚筒)的加工原料

摘要: 本文聚焦于滚筒聚合氯化铝在浙江城市废水絮凝处理方面的应用。阐述了浙江城市废水的特性与处理需求,详细介绍了滚筒聚合氯化铝的制备原理、特点及其在该类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机制。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其在浙江不同城市废水处理中的实践效果,探讨了投加量、搅拌条件、水质影响因素等关键参数的优化策略,同时对处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污泥处理、成本控制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,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未来发展方向,旨在为浙江城市废水的高效絮凝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。

一、引言

随着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,城市人口密集,工业活动频繁,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持续攀升,给当地水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。城市废水成分复杂,包含大量的有机物、悬浮物、重金属离子以及各类微生物等,若不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,将对地表水、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,破坏生态平衡,影响居民生活与健康。因此,探寻高效、经济、稳定的废水处理技术至关重要。絮凝处理作为废水处理的关键环节,能够通过压缩双电层、吸附电中和、网捕卷扫等作用,使废水中的微小悬浮颗粒凝聚成较大絮体,便于后续分离去除,为深度处理创造良好条件。在众多絮凝剂中,滚筒聚合氯化铝凭借其独特优势在浙江城市废水处理领域崭露头角,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。

二、浙江城市废水特性与处理挑战

(一)废水来源与成分复杂性

浙江城市废水主要来源于居民日常生活排水,如厨房污水、洗涤污水、卫生间污水等,富含大量有机物(如食物残渣、油脂、洗涤剂成分)、氮磷营养物质以及微生物。同时,工业废水也是重要组成部分,不同工业行业排放的废水差异极大,例如纺织印染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染料、助剂,酸碱度波动大;电镀废水含有重金属离子(如铬、镍、铜等);造纸废水携带大量纤维素、木质素等有机物。这些多元来源的废水混合后,成分愈发复杂,增加了处理难度。

(二)水质水量波动大

城市用水量在不同时段呈现明显波动,早晚高峰用水量大,相应废水产生量也急剧增加;季节性变化同样显著,雨季受降水影响,大量雨水带入地表污染物,流入市政污水管网,不仅增加了废水量,还降低了废水浓度,而旱季则相反。这种水质水量的不稳定,要求废水处理系统具备良好的适应性与调节能力,否则难以稳定达标排放。

(三)处理标准日益严格

为保护浙江优美的水生态环境,国家及地方对城市废水排放标准不断收紧,不仅要求降低化学需氧量(COD)、生化需氧量(BOD)、悬浮物(SS)等常规指标,对总磷、总氮、重金属等特殊污染物的管控也越发严格。这使得传统简单的废水处理工艺面临升级改造压力,亟需高效絮凝剂提升预处理效果,配合后续深度处理工艺,确保出水水质全面达标。

三、滚筒聚合氯化铝概述

(一)制备原理

滚筒聚合氯化铝是以铝灰、铝屑等含铝废料为主要原料,在特定工艺条件下,经酸溶、水解、聚合、熟化等步骤制备而成。首先,铝原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溶液,控制反应温度、酸度等参数,促使氯化铝水解生成单核羟基配合物,这些单体进一步聚合形成多核羟基配合物,即聚合氯化铝。滚筒制备工艺通过滚筒的缓慢旋转,为反应提供充足时间与均匀的传热传质环境,利于晶体生长与结构优化,最终得到呈黄色或淡黄色粉末状的聚合氯化铝产品,其主要成分为[Al₂(OH)ₙCl₆₋ₙ]ₘ,其中 n 称为盐基度,对絮凝性能影响显著。

(二)特性优势

1. 高效絮凝性:滚筒聚合氯化铝具有较多的活性铝物种与适中的电荷密度,能快速中和废水中胶体颗粒表面电荷,降低其稳定性,使其相互碰撞凝聚。同时,其高分子量特性有利于形成较大的絮体,沉降速度快,可有效缩短絮凝沉淀时间,提高处理效率。例如在处理浙江某纺织印染废水时,相较于传统硫酸铝絮凝剂,滚筒聚合氯化铝能使絮体形成时间缩短约 30%,沉淀速度提升近一倍。

2. 适应性强:浙江城市废水 pH 值多变,滚筒聚合氯化铝在较宽 pH 范围内(一般 5 - 9)均能保持良好絮凝效果。对于不同类型废水,无论是高有机物含量的生活污水还是含重金属、难降解物质的工业废水,它都能通过调整投加量与工艺参数实现有效絮凝。如在处理温州某电镀园区混合废水时,在 pH 6 - 8 区间内,均可获得较高 SS 去除率,展现出对复杂水质的出色适应能力。

聚合氯化铝(滚筒)

3. 经济环保:以废铝为原料制备,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再利用,降低生产成本。与传统铝盐絮凝剂相比,其用量少但效果好,可减少药剂运输与存储成本。此外,滚筒聚合氯化铝在絮凝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,残留铝离子含量低,符合环保要求,助力浙江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
四、滚筒聚合氯化铝在浙江城市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机制

(一)压缩双电层

城市废水中胶体颗粒因吸附相同电荷离子而带有电荷,相互排斥保持稳定分散状态。滚筒聚合氯化铝溶解后,其带正电荷的离子团迅速扩散至胶体颗粒表面,中和部分负电荷,减小颗粒间静电斥力,使颗粒间距离拉近,从而压缩双电层。当双电层厚度减薄到一定程度,颗粒间吸引力占主导,发生凝聚现象。以杭州某市政污水处理厂为例,投加滚筒聚合氯化铝后,原本稳定的细小悬浮胶体颗粒电荷被有效中和,开始聚集形成微小絮体,为后续絮体成长奠定基础。

(二)吸附电中和

滚筒聚合氯化铝分子链上分布着大量正电荷活性位点,除静电中和外,还能通过氢键、范德华力等作用力吸附废水中的带负电胶体杂质、溶解性有机物等。这种吸附作用不仅进一步降低颗粒表面电荷,还增强了颗粒间的连接强度,促进絮体密实度提升。在宁波某小区生活污水处理中,聚合氯化铝能吸附水中蛋白质、多糖等有机大分子,使其缠绕在絮体内部,加快沉降速度,提高 COD 去除率。

(三)网捕卷扫

随着滚筒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增加、絮凝反应进行,形成的絮体逐渐长大增多。这些絮体如同一张大网,在沉淀过程中能够网捕卷扫水中剩余的微小悬浮颗粒、胶体甚至溶解性物质,实现水体澄清。在绍兴某工业集聚区废水处理站,当适量聚合氯化铝投加并搅拌反应后,生成的大片絮体在沉淀池中下沉时,将大量逃逸的细微污染物一并带下,显著降低了出水浊度与污染物浓度。

五、实践应用案例分析

(一)案例一:杭州某市政污水处理厂

该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为 30 万吨,服务城区人口众多,接纳大量生活污水与部分工业废水。以往采用硫酸铝作为絮凝剂,但在应对水质波动时效果不佳,且污泥产量大、脱水困难。引入滚筒聚合氯化铝后,根据进水水质实时调整投加量,一般在 10 - 30 mg/L 范围。通过优化搅拌工艺,先在快速搅拌(150 - 200 r/min,1 - 2 min)下使药剂迅速分散混合,再慢速搅拌(40 - 60 r/min,15 - 20 min)促进絮体成长。运行结果显示,出水 SS 稳定低于 20 mg/L,COD 去除率提高约 15%,污泥含水率降至 80%以下,脱水效率大幅提升,运行成本降低约 10%,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。

(二)案例二:宁波某印染工业园区废水处理

该园区以纺织印染企业为主,废水色度高、有机物浓度大、含多种助剂,处理难度极高。采用滚筒聚合氯化铝与其他工艺组合处理,针对印染废水特点,投加量控制在 50 - 100 mg/L。预处理阶段,聚合氯化铝有效脱色,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,降低后续生化处理负荷。在调节池后设置絮凝沉淀池,经搅拌反应形成大量蓬松且密实的絮体,将废水中染料分子、浆料等污染物高效去除。经长期运行监测,废水 COD 从平均 800 - 1000 mg/L 降至 300 mg/L 以下,色度去除率超 80%,保障了园区水污染物排放达标,为类似印染废水处理提供了成功范例。

(三)案例三:温州某电镀厂综合废水处理

电镀厂产生的含重金属废水毒性大、成分复杂,对生态环境危害严重。利用滚筒聚合氯化铝处理时,重点考虑

字体大小[ ]